民間中醫(yī)網(wǎng)
電話:139-8860-2154
郵箱:mzzccm@qq.com
手機:13577330218(同微信)
地址: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
溫馨提示:本網(wǎng)站所載經(jīng)方驗方等內容出于學習分享、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,僅供參考學習,不能作為診斷及醫(yī)療的依據(jù)!如自行按內容配制使用,所產(chǎn)生的后果,本網(wǎng)站不承擔一切責任!
本品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黨參及同屬多種植物的根。野生者習稱臺黨,栽培于山西者稱潞黨參。春秋兩季采挖,以秋季采收者佳。將根挖出后,除去泥沙、莖苗,邊曬邊搓,使皮部與木質部緊貼,曬干,切段,生用或蜜制用。以根條粗大,橫紋多,質柔潤,味甜,嚼之化渣者為佳。
黨參圖片
【別名】上黨人參、獅頭參、黃參、東參、潞黨。
【功效】甘,平。補中益氣,補益肺氣,養(yǎng)血,生津。
【應用】
1.黨參粥
用于治療病后體弱,食少,乏力。制法:黨參30克,先煎取汁,大米100克共煮稠粥。1~2次食完。《中國藥膳學》
2.參棗湯
用于治療貧血之面色蒼白、消瘦、疲倦。制法:黨參15克,大棗20枚,洗凈,以冷水適量泡發(fā)后,以小火煎煮。30分鐘為一煎,兩次煎液合并。每日分兩次食用,吃棗喝湯。《十藥神書》
3.參棗米飯
補氣養(yǎng)胃。用于治療體虛氣弱、乏力倦怠,心悸失眠,食欲不振,便溏浮腫。制法:黨參10克,大棗20個,放在鋁鍋內,加水適量泡發(fā),煎煮30分鐘,撈去參棗,湯備用。糯米200克淘凈,加水適量放在大碗中蒸熟后扣在盤中,把棗擺在上面,再把湯液加白糖50克煎成粘汁,澆在棗飯上即可。《醒園錄》.
4.黨參紅棗茶
補脾和胃,益氣生津,調營衛(wèi)。治療胃虛食少,脾弱便溏,心悸怔忡,婦人臟躁。制法:黨參30克,大棗10枚。煎湯代茶飲。《飲食療法》
5.黨參黃米茶
用于治療病后體虛,消化不良,食欲不振,或作脾虛泄瀉,慢性胃炎,胃、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等病癥。制法:黨參15~30克,炒米(大米炒至黃色)約30克,加水4碗,煎至一碗半。代茶飲。隔天1次。《飲食療法》
6.參芪芡實燉豬腎
用于治療腎炎、蛋白尿。制法:黨參20克,黃芪30克,芡實30克,豬腎一個。剖豬腎洗凈去尿味,共燉,飲湯食肉。《中國藥膳學》
7.參芪薏仁粥
補中益氣,健脾除溫。用于治療老年及病后體虛氣弱,脾胃虛弱,食少便溏,浮腫,神疲乏力,脫肛等。制法:黨參10克,黃芪20克,苡仁120克,大棗10枚,生姜12克。將黨參、黃芪、大棗洗凈,用水泡透,然后加入苡仁,加水適量,用武火煮沸,加入拍破之生姜,改用文火煨熬,至苡仁熟爛成粥即可。趁熱空腹服,每日1~2次。《實用食療方精選》
8.參歸豬肝湯
補血寧神。用于治療心肝血虛之心悸、失眠、面色萎黃。制法:黨參15克、當歸身15克洗凈,切薄片;酸棗仁10克洗凈打碎,加清水適量煎煮取湯。豬肝250克切成片,與料酒、食鹽、味精、水豆粉拌勻,放入湯內煮至肝片散開,加入拍破的生姜、切成段的蔥白,放入盆內蒸15~20分鐘,食肝片飲湯。《四川中藥志》
9.黨參燉肉
補虛。用于治療體虛,氣血不足。制法:黨參30~60克,或與黃芪、大棗、當歸用燉肉。吃肉喝湯。《中國藥膳學》
10.豬脾粥
補氣,健脾,開胃。用于治療脾胃氣弱,倦怠,食欲不振,消化不良,腔腹脹滿。制法:黨參15克切碎,生姜適量拍破,與粳米同煮,至米熟湯稠時,入事先已切成薄片的豬脾1具,蔥白適量和橘紅6克,至粥成后去橘紅,加食鹽調味。空腹食用或代早餐服用。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
11.黨參開胃飲
用于治療脾虛食少。制法:黨參25克,雞內金10克。水煎服。《民間驗方》
12.黨參桂圓飲
用于治療年老氣血不足,頭昏心悸。制法:黨參20克,桂圓肉10克。水煎服。《補益藥治病與健身》
13.黨參酒
用于治療脾虛泄瀉,肢冷無力,食欲不佳;肺虛氣喘息短,聲音低微,懶言短氣;血虛萎黃,頭暈心慌;熱性病津液耗傷,口渴。制法:黨參1只,拍出裂縫,以酒1斤浸泡,密封7日后開取。隨量飲之,酒盡后再添,味薄取參食之。《民間驗方》
【用量】10~15克。如代人參,可用人參量的4倍。
【使用注意】反藜蘆,屬實證、熱證者不能單獨應用。
版權聲明:
本網(wǎng)站轉載自其他平臺或媒體的文章,都已注明文章來源及作者,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,僅作參考。本網(wǎng)站出于學習分享、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、不用于任何商業(yè)盈利,如有侵權,請聯(lián)系我們并提供相關書頁證明,我們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(jù)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,并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。聯(lián)系郵箱:mzzccm@qq.com
Copyright ? 2024 民間中醫(yī)網(wǎng) All Rights Reserved; 滇ICP備2023005830號
滇公網(wǎng)安備53250302000405號 技術支持:智誠傳媒科技 網(wǎng)站地圖
嚴正聲明:本網(wǎng)站不提供任何的病情診斷、咨詢和開具藥方等服務;不提供藥品、保健品、醫(yī)療器械等在線交易和產(chǎn)品咨詢,就醫(yī)或購買者請到醫(yī)院和藥店咨詢!